EN

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 共绘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蓝图

  • 2024-10-15

10月10日-12日,由世中联非遗产业分会、中国中药协会老字号企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同仁堂商业公司、医养公司、国药公司主办的“承岐黄薪火•传非遗经典”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头部工业企业、百强连锁、品牌创新药企业代表,通过加强多方协同联动,推动中医药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

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戴小锋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中医药的传承不仅在于技艺的延续,如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手工制丸工艺,这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更是老字号企业的生命线,需要通过师带徒等机制代代相传。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包括科技创新以提升产品和临床研究水平,业务领域创新如涉足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以及消费模式创新,将中医药更紧密融入日常生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健康需求。同仁堂作为中医药代表企业,愿与各界合作,共同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

院士专家齐聚首,共探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带来了《汉麻研究现状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汉麻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通过视频分享了《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与传承创新》,探讨了中医络病学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安龙教授分享了《AI在未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应用》,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此外,国家级非遗点穴法传承人、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传承人、商业公司深圳星辰公司医师陈荣钟以视频形式展示了北京同仁堂非遗传承创新成果,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

启动中医药非遗薪火传承行动

会上,中医药非遗薪火传承行动正式启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非遗传承行动,通过成立联盟、落实传承计划等措施,探索中医药非遗保护发展模式;二是产业培塑行动,形成中医药非遗集群,推出嘉年华活动,拓展消费人群;三是融合激活行动,主动融入重大战略,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发展非遗加文创、研学和养生产业;四是人才培优行动,培育中医药非遗传承发展力量,建立人才库,完善技能大师工作室。

颁发5大荣誉奖项,致敬269位中医师

大会期间,商业公司特别举办了系内269位医师的颁奖典礼。奖项分为“大医精诚奖”“岐黄医术奖”“仁心仁术奖”“卓越医术奖”“新锐医师奖”,表彰在中医药传承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同仁堂医师。5大奖项的设立,既是对医师个人贡献的肯定,也是商业公司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具体体现,更是对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

师徒传承续薪火,中医药事业谱新篇

在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国家教学名师朱西杰教授和传统中医药项目“陈氏汉针”第七代传承人陈秀杰老师的收徒仪式。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年轻一代的中医药从业者向资深前辈行拜师礼,表达了对技艺传承的敬畏与追求。

此外,大会期间还设置了多个展区展示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和非遗技艺互动。同仁堂、达仁堂、宏济堂、广誉远、昆中药、天士力、以岭药业、甘露藏药、云南白药、三指理筋术、少林正骨急行术、摸骨正脊术、燕青门正骨疗法、陈氏汉针、无医堂等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知名企业、非遗单位和传承人,纷纷设展,展示中医药文化产品或技艺,吸引了大批参会人员深入探讨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价值。

大会还举办了“技艺融合与创新实践论坛”“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等多场专题论坛,开展“党建引领老字号转型升级”中国中药协会老字号专委会第八次会议,就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承路径、创新发展经验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非遗领域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